八哥每年繁殖几次

2019-12-25 18:13:01 阅读:98

八哥每年繁殖几次

导读:八哥每年繁殖几次,八哥怎么分公母图片,野生小八哥怎么养,请问八哥如何区分公与母呢?.八哥每年繁殖几次八哥每年繁殖2次;人工繁殖,每年可多达5窝,八哥自然繁殖,繁殖期为4月―7月。八哥发情交配后,雌鸟开始营巢。此时,应提供稻草等营巢材料。雌鸟每窝产卵4~6枚,以每天或间隔2~3天产1枚...

八哥每年繁殖几次

八哥每年繁殖几次

八哥每年繁殖2次;人工繁殖,每年可多达5窝,八哥自然繁殖,繁殖期为4月―7月。

八哥发情交配后,雌鸟开始营巢。此时,应提供稻草等营巢材料。雌鸟每窝产卵4~6枚,以每天或间隔2~3天产1枚不等。卵产齐后,雌鸟便开始孵蛋。孵卵期间,雌鸟除饮食、排粪外,不离开巢箱;雄鸟亦护起护巢之职。整个孵化期为15~18天;超过18天后,雌鸟就会拒绝孵卵,表现不安,飞进飞出,不断鸣叫。

八哥育雏是个有趣的现象,开始半个月是雌鸟用啄碎的面包喂食为主,半个月后雄鸟担当起喂雏的主要任务。雏鸟主食伴以钙质及其它相应矿物饲料的面包虫和其它昆虫;亲鸟也将自食的饲料喂雏鸟。雏鸟约经26日生长后即能出窝,1个月左右雏鸟就能开始离开亲鸟独立生活。一对亲鸟每年可繁殖两巢幼鸟。一般出壳10天后的幼雏,最适合人工驯养。

拓展资料

八哥是一种很聪明也很粘人的鸟类,相信很多朋友都养过八哥,每当带着自己的八哥去玩,听着它说自己教会的话,内心肯定是非常高兴的。但很多鸟友的八哥在教会说话后就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这不仅是对八哥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不能让八哥体会育雏的快乐。

1、幼鸟在鸣叫之前的雌雄鉴别
:一是看躯体,身胚大的为雄鸟,小者为雌鸟。二是看头形,头大而扁者为雄鸟,头小而圆者为雌鸟。三是看嘴形,嘴粗而长者为雄鸟,嘴细而短者为雌鸟。四是看嘴和腿的皮色,雄鸟的嘴为玉白色,腿呈肉红色;雌鸟的嘴与腿均为灰色。综合上述几方面的形态特征可对八哥的幼乌进行雌雄鉴别。

2、成鸟的雌雄鉴别:八哥成鸟的雌雄鉴别主要听鸣声,其次是形态的差别。雄鸟的歌声优美而激昂,雌鸟的歌声较低沉且不甚悦耳。成鸟羽色雌雄相同,但在形态方面,雄鸟头大而略扁,嘴略粗、较长,为白玉色,腿肉红色或黄色;雌鸟头较小而圆,嘴细而略短,灰色,腿灰色或浅黄色。从泄殖腔看,泄殖腔的外部,雌雄鸟有明显的区别,雌鸟泄殖腔较雄鸟稍平坦,周围松散地长着一圈小羽毛;雄鸟泄殖腔呈小圆柱形突起,在突起的顶端长有束状的小羽毛,有经验的养鸟者仅从泄殖腔的平突状态即可断定成鸟或幼鸟的雌雄。用手摸感泄殖腔,若平为雌,若感觉有明显突起则为雄。

知道了八哥的公母后,我们就可以准备人工繁殖的条件了:

1、确保八哥已经成年,八哥一般在一岁左右就可以开始繁殖了

2、较大的养殖空间:最好是在散养状态下,比如放在家中不用的房子里;如果没有这种条件,可以制作较大的笼子供八哥繁殖

3、为在繁殖期间的亲鸟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食物要多样化,以确保营养的补充

4、在繁殖期间要备好稻草等筑巢材料,方便亲鸟筑巢产卵

5、在繁殖期间最好不要有意去打扰亲鸟,除非它们对你非常信任,这点可以从它们功不攻击你看出来

2270465071

八哥自然繁殖,繁殖期为4月―7月,每年2次;人工繁殖,每年可多达5窝。

近年来,八哥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已能进行繁殖。作繁殖用的八哥应养在较大型的笼箱内。笼箱应分室内室外两部分,每部分高约1米,长约70厘米,宽约60厘米左右。在室内笼上方设一人工巢。人工巢为长方形,高40厘米,宽25厘米,长30厘米。两笼内均应设置栖木。八哥发情时的表现为不愿站立栖木,精神兴奋、活泼,进出活动较多。雄鸟叫声比平日嘹亮,音调较高,而雌鸟双翅下垂,抖动频率很高,并发出响声,鸣声为“吱吱、吱吱”,而后追逐雄交配。

八哥发情交配后,雌鸟开始营巢。此时,应提供稻草等营巢材料。雌鸟每窝产卵4~6枚,以每天或间隔2~3天产1枚不等。卵产齐后,雌鸟便开始孵蛋。孵卵期间,雌鸟除饮食、排粪外,不离开巢箱;雄鸟亦护起护巢之职。整个孵化期为15~18天;超过18天后,雌鸟就会拒绝孵卵,表现不安,飞进飞出,不断鸣叫。

八哥育雏是个有趣的现象,开始半个月是雌鸟用啄碎的面包喂食为主,半个月后雄鸟担当起喂雏的主要任务。雏鸟主食伴以钙质及其它相应矿物饲料的面包虫和其它昆虫;亲鸟也将自食的饲料喂雏鸟。雏鸟约经26日生长后即能出窝,1个月左右雏鸟就能开始离开亲鸟独立生活。一对亲鸟每年可繁殖两巢幼鸟。一般出壳10天后的幼雏,最适合人工驯养。

八哥每年繁殖几次

八哥怎么分公母图片

1.
对于年幼八哥,因为还未有换毛,从羽色上能很容易地区分公母八哥,
公八哥毛色黑亮,母八哥则羽色偏明显灰,或淡黑,也没那么油光亮彩.
2.对于换过羽后的八哥,因为雌八哥会同样换上一身新的黑亮羽毛,此时会与雄八哥比较相象,但黑的亮度没有公鸟那么油亮,这是其一.
其二,主要是看尾羽下面白色羽毛的分布.八哥尾羽下面的白色羽毛基本上都在尾羽末梢和尾羽下面中间分布。看尾羽下面中间就能分辨。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此部位的羽毛生长为V型。白色羽毛在V型部位非常明显,成为V型的是雄八哥。雌八哥在该部位的白色羽毛较稀少,不成V型。并且呈分散状,层层迭迭的白毛,可看图比较.
3.雌雄鸟同色,从外表很难区分。一般地说,根据体形大小和头形综合加以区别。头形大而圆、体形大者为雌性;头形小而尖,体形也瘦长,这样的鸟多为雄性。
因此其性别需仔细观察方能鉴别。亦可通过对泄殖腔的观察来鉴别,泄殖腔内若有突起者为雄性,若无突起且扁平者为雌性。
其实单单从外形对比来看公鸟头大略扁,脖子和嘴粗且长,羽毛较亮有绿色金属光泽,母鸟头小,较圆,,脖子短,嘴细且短,羽毛不如公鸟亮。八哥的公母最准的就是看它的PP,轻轻的吹开PP边上的羽毛有一个肉球的是公的,反之平的为母,虽然老土但是最准。

野生小八哥怎么养

养八哥首先要选个好笼子。八哥笼有圆顶圆笼、平顶圆笼、拱顶方笼等,最好选择直径和高均为40厘米左右的。笼中须置跳棍一根,食碗、水碗,盛粪板,还要配置一块夹肉用的竹板,外置一件笼衣。平时将肉放在竹板处,可以方便八哥啄食。笼衣则可以用来挡太阳,冬天则用来给鸟儿保暖。
另外,八哥在夏季可每天或者隔天水浴一次,笼要经常清洗,冬天要注意防寒,多晒太阳,晒后用笼布罩好。雏鸟须喂“配方口粮”雏鸟每天喂豆腐,或是蛋小米,夏季可用鸭蛋,隔天给蚱蜢、蚯蚓、瘦肉以及香蕉、青菜等。
雏鸟7天之内只喂豆腐,8―20天内只喂10%豆腐,其余喂用小米掺鸡蛋加适量水调匀后蒸熟,搓成的小细料喂养,再喂养少量嫩青菜、小虫子、水。21―70天内喂5%豆腐、其余为蛋、小米,再喂养少量嫩青菜、小虫子、水。这段时间蛋小米由蛋黄小米3:1变为1:1,70天后蛋黄的比例进一步减少。集体喂养易存活
对于新买回来的雏鸟,窝养易存活。绒毛雏鸟可安置在一只纸盒内,中间垫些碎布,喂过后放入窝中,将窝置于暗处。雏鸟最好一窝一起喂养,以便挤在一起取暖。
雏鸟待其成长至完全能自行采食后,用煮熟的鸡蛋、馒头、米饭、豆腐、昆虫、黄鳝、青蛙、牛肉或瘦猪肉饲喂。可将新鲜黄鳝、青蛙剁成肉泥,每次喂3―5团,至雏鸟嗉囊部充满为止。喂完后用滴管吸水向其嘴内喂一点水,每隔1―2小时喂1次。除了喂给蛋米与饮水,幼雏还得补喂些食饵如蛋黄、瘦肉、昆虫等。切勿断食、断水。
冬季提鸟外出时,要罩上笼衣。要呼吸新鲜空气八哥和人一样,都需要新鲜的空气,因此每天清晨要将鸟笼挂到窗口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1―1.5小时后,收回房内休息采食饮水。中午将鸟笼放入水盆中,水勿过深,水面约离笼底5cm处,任其水浴。笼底的盛粪板在水浴前先取下,浴后加上笼底板又挂到窗口或户外亮笼1―1.5小时再取回房内休息。注意观察产卵期
八哥发情交配后,雌鸟开始营巢,此时,应提供稻草等营巢材料。雌鸟每窝产卵4―6枚,以每天或间隔2―3天产1枚不等。卵产齐后,雌鸟孵蛋,期间除饮食、排粪外,不会离开巢箱;雄鸟则担负护巢之职。整个孵化期为15―18天;超过18天后,雌鸟就会拒绝孵卵,表现不安,飞进飞出,不断鸣叫。
八哥育雏是个有趣的现象,开始半个月,一般都是雌鸟用啄碎的面包喂雏鸟,半个月后由雄鸟来喂食。雏鸟主食伴以钙质及其它相应矿物饲料的面包虫和其它昆虫,这时,养鸟人一定要及时提供新鲜的面包虫给八哥。雏鸟约经26日生长后即能出窝,1个月左右雏鸟就能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一对用八哥每年可繁殖两巢幼鸟。可以百度查,在这等太慢,或者去问花鸟市场的或者懂的人

请问八哥如何区分公与母呢?

最简单的鉴别八哥性别的方法:公;尾巴末端有白羽且多,身材大,头大而扁,嘴粗而长,嘴呈玉白色,腿为肉红色或黄色。屁门尖(可把鸟握住,肚皮朝上,对者屁门吹气即可看见)
母:尾巴末端无白羽且全黑,嘴腿的颜色灰色或黑色,屁门平。


养八哥的可以加入【八哥驯养交流群】

八哥交流群八哥交流群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