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幼八哥,因为还未有换毛,从羽色上能很容易地区分公母八哥, 公八哥毛色黑亮,母八哥则羽色偏明显灰,或淡黑,也没那么油光亮彩.
2.
对于换过羽后的八哥,因为雌八哥会同样换上一身新的黑亮羽毛,此时会与雄八哥比较相象,但黑的亮度没有公鸟那么油亮,这是其一其二,主要是看尾羽下面白色羽毛的分布.八哥尾羽下面的白色羽毛基本上都在尾羽末梢和尾羽下面中间分布。看尾羽下面中间就能分辨。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此部位的羽毛生长为V型。白色羽毛在V型部位非常明显,成为V型的是雄八哥。雌八哥在该部位的白色羽毛较稀少,不成V型。并且呈分散状,层层迭迭的白毛,可看图比较.其三,翅膀上的白色羽毛雌鸟也明显比雄鸟少了不少。
3.
幼鸟在鸣叫之前的雌雄鉴别 一是看躯体,身胚大的为雄鸟,小者为雌鸟。二是看头形,头大而扁者为雄鸟,头小而圆者为雌鸟。三是看嘴形,嘴粗而长者为雄鸟,嘴细而短者为雌鸟。四是看嘴和腿的皮色,雄鸟的嘴为玉白色,腿呈肉红色;雌鸟的嘴与腿均为灰色。综合上述几方面的形态特征可对八哥的幼乌进行雌雄鉴别。
4.
成鸟的雌雄鉴别 八哥成鸟的雌雄鉴别主要听鸣声。其次是形态的差别。雄鸟的歌声优美而激昂,雌鸟的歌声较低沉且不甚悦耳.成鸟羽色雌维相同,但在形态方面,雄鸟头大而略扁,嘴略粗、较长,为白玉色,腿肉红色或黄色;雌鸟头较小而圆,嘴细而略短,灰色,腿灰色或浅黄色。从泄殖腔看,泄殖腔的外部,雌雄鸟有明显的区别,雌鸟泄殖腔较雄鸟稍平坦,周围松散地长着一圈小羽毛;雄鸟泄殖腔呈小圆柱形突起,在突起的顶端长有束状的小羽毛,有经验的养鸟者仅从泄殖腔的平突状态即可断定成鸟或幼鸟的雌雄。用手摸感泄殖腔,若平为雌,若感觉有明显突起则为雄。公母八哥都能学人语;差别是母鸟善学人语,而且声音较清晰,不爱叫,比较安静。公鸟善仿鸟鸣,学人语不是很清晰、爱乱鸣叫、好动!各有千秋,不分上下。
单单从外形对比来看公鸟头大略扁,脖子和嘴粗且长,羽毛较亮有绿色金属光泽,母鸟头小,较圆,,脖子短,嘴细且短,羽毛不如公鸟亮。八哥的公母最准的就是拔它的PP,翻开后有一个肉球的是公的,反之为母,虽然老土但是最准。即从泄殖腔看,泄殖腔的外部,雌雄鸟有明显的区别,雌鸟泄殖腔较雄鸟稍平坦,周围松散地长着一圈小羽毛;雄鸟泄殖腔呈小圆柱形突起,在突起的顶端长有束状的小羽毛,有经验的养鸟者仅从泄殖腔的平突状态即可断定成鸟或幼鸟的雌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未训练的一般不会回。2、八哥放飞驯练要从幼鸟开始,大体分3步进行:第一步,驯练八哥上杠与下杠。从八哥入笼饲养即开始驯练,每次喂食之前,主人发出上杠、下杠(上栖杠、下栖杠)的指令(手势的指令),如果八哥按指令去做,就给食物奖励。这样经过2-3周的驯练,每当主人发出口令或手势的指令,即使不给食物它也会完成上杠、下杠的动作。第二步,驯练进笼与出笼。待八哥初步领会主人在上杠、下杠手势的指令后,就要驯练八哥进笼与出笼。这种出入笼的驯练,开始最好在室内进行。房子的门窗应事先关闭好,以防八哥不辞而别。主人手持八哥爱吃的虫子或爱吃的食物在笼外引诱,把笼门打开,同时向八哥发出出笼的口令或手势。当它出笼时,就奖励其食物;然后,手持食物转入笼内引诱,同时发出入笼指令,八哥入笼立即给食奖励。用这种方法反复驯练,使之听从主人的指令出笼与入笼。第三步,放飞驯练。放飞驯练时注意预防八哥受犬、猫的惊吓。犬和猫都有追捕鸟的习性,放飞前一定不要让犬和猫接近。待八哥已能熟练地按其主人指令出入笼以后,就可以进行放飞驯练了。驯练要先室内后院内;先近后远;先在安静人少的地方,后到人多嘈杂的地方。先驯练八哥由笼门飞到主人手上,然后令其飞回笼内,或将其放入笼内。使其逐渐习惯主人的指令而飞到手上,飞到手上即奖励其爱吃的虫子等食物。这样反复驯练,进而使其建立条件反射,渐渐地让它越飞越远。放飞时要注意放飞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初放飞以不超过15分钟为好。如果开始放飞的时间太长,就可能使其因自由游荡而忘记返笼。另外,也可因其在笼外自由惯了,对笼中生活产生厌烦感,不利于今后的饲养。有经验的养鸟者,能根据鸟放飞时“领取”奖励食物的状态,有效地掌握放飞的时间,及时令鸟入笼休息。我家八哥溜出去三趟,都回来了,最长的在外面待了两天半,基本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安全回来,总结起来八哥有能回来的因素有几点:一是,八哥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自己找食的能力退化了,基本不懂自己找食,比较容易饿,看到主人了,就想到有吃的,就容易回来。二是,人工饲养关笼子里,长时间没有飞行锻炼,体力不行,飞不远,就算有野八哥带领,也跟不上野八哥的体力,基本就在放飞附近溜达。三是,人工饲养的八哥已经习惯了和人相处在一起,看到人不怕,会在有人聚集的地方在地面溜达,也不怕人靠近(没有抓他的动作),所以有人看到了,就会知道你的八哥在哪里?四是,我经常手拿东西喂他吃,比如黄粉虫,瘦肉丝,苹果等,看到他的时候叫他的名字,会看看你,然后晃晃手中的食物,就会飞过来吃,然后让他站在肩膀上,提着笼子,“进去!”他就进笼了,八哥就回来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