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11:56:02 阅读:297
导读:有哪些特别恐怖的生物?,虎皮鹦鹉鼻子起皮。。怎么回事。。。,剪还是不剪,这是一个问题。.有哪些特别恐怖的生物?作为医学生,还是忍不住过来答一下。本来很喜欢各种宠物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这些小可爱还是感觉有时还是挺恐怖的,当然这提醒我们要做好防范措施。据美国社会史专家麦克尼尔的研究,...
作为医学生,还是忍不住过来答一下。本来很喜欢各种宠物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这些小可爱还是感觉有时还是挺恐怖的,当然这提醒我们要做好防范措施。
据美国社会史专家麦克尼尔的研究,人类与狗共患的疾病有65种,与牛共患的有50种,与羊共患的有46种,与猪共患的有42种,与马共患的有35种,与家禽共患的有26种。不要以为常见的猫猫狗狗永远都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它们很多都是传染病病原体携带者和传播者,这一颗颗“传染病炸弹”就在日常生活中的马路上、小区里、家中的阳台甚至床头枕边。比如就连小小的老鼠也在历史上造成了重大的恐怖事件!1400年前,鼠疫在罗马帝国的大流行造成当地人口死亡过半,罗马从此一蹶不振;中世纪,鼠疫又多次在欧洲流行,高达40%~60%的致死率造成社会的极大恐慌。据估计,自公元520年至20世纪40年代,死于鼠疫流行的人数达1.5亿,这一数字远远超过直接死于各次战争的人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30多种新兴传染病,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多被怀疑来自动物。在德国首先爆发的马堡出血热病毒是从乌干达进口的猴子身上传入的;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寄主可能是亚非热带雨林的蝙蝠;艾滋病病毒最先可能来自非洲的猴子。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有两种:一种是全新的病毒,如前几年出现的SARS病毒;另一种为数更多,就是老病毒的变种,比如禽流感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延续到现在至少有了十多个变种。
所以恐怖就在身边,只不过你还没看到、你没认识到!!!
1、狂犬病
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目前尚无治疗办法,死亡率达100%。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在狂犬病的早期,病人多有低热、 头痛倦怠、全身不适、恶心、烦躁失眠、恐惧不安等症状,病人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在愈合的伤口周围及其神经支配区也有麻木、痒痛的及蚁走的异常感觉,2~3 d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病人高度兴奋,突出为的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病人虽然口渴却不敢喝水,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严重的时候,病人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狂犬病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 但是,也有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兴奋期约有 2 ~ 3 d 后,病人变得安静下来,但是,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循环系统功能都会出现衰竭,迅速陷入昏迷,数个小时以后,就会死亡。恐水是多数狂躁型狂犬病特有的症状之一。
2、猫抓病。
又叫猫抓热,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病。该病为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数病人均在2~3个月内自愈。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再次感染者罕见。猫是本病病原体主要的自然宿主与传染源,发病多由于被猫抓伤或由猫的排泄物感染所致。当人类被感染后,表现为面部淋巴结发炎、肿大、疼痛、化脓,体温升高,四肢出现斑疹,有时甚至出现脑膜炎。猫抓病发病者以女性居多,其次是儿童。这种病在100年前就已经被认识,但直到1950年才确定与猫接触有关。到1992年才找到引起猫抓病的真正元凶——海赛利巴尔通体。目前认为,在将近一半的健康猫、狗、猴和鸟的身上都带有这种叫海赛利巴尔通体的细菌,人类被这些动物抓咬后即被感染。受感染后的潜伏期约3~10天,受伤局部出现疱疹,邻近的淋巴结肿大、红肿、疼痛,有25%左右的患者淋巴结可化脓,发热可达39℃~40℃,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可持续2周左右。其中有5%~20%的患者并发脑炎、脑膜炎或出现癫痫症状。有的也可引起骨损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肉芽肿性肝炎、心内膜炎、昏迷、惊厥等。个别人可转变成慢性猫抓病,病程长达数十年之久。
3、鹦鹉热。
又称鸟疫,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鸟类传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可在鹦鹉、金丝鸟等观赏鸟类及鸽、鸭、火鸡等家禽中广泛传播。对人的传播有两种途径:一是禽类的带菌粪便、分泌物、羽毛、粉尘等,进入空气后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二是通过直接接触这些带菌排泄物,经手、口,从消化道进入人体。人受到感染后,经过1~6周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高热可达39℃左右,并伴有寒战、头痛、咳嗽、大汗、恶心、呕吐、全身肌肉痛、嗓子痛、胸痛、肺炎或精神异常等症状,进而危及生命。检查时可有肺部呼吸音减弱,两肺有湿性罗音,因而常被误诊为肺炎。病程1~3周,可并发脓胸或肝炎,少数病人可在3个月内复发,个别病人能带菌10年左右,而且反复发作。因此治疗一定要彻底,以免成为慢性带菌者。
一项新研究显示,在2000~2005年间,全球有5000万人通过狗、牛、鸡和蚊子感染疾病,其中大约7.8万人死亡。这一发现对人类来说是个预警,必须对非人类传播的动物疾病继续保持高度的警惕。WHO的一份报告曾告诫: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免受其害,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高枕无忧。人类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防治工作不是轻松的,而是更为复杂、更加艰巨的。动物传染病作为传染病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危害绝不容低估。人类与其的较量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